摘要: 1936年中華郵政為1896年開辦國家郵政四十周年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 我國郵政自民前16年3月20日起正式開辦,到民國25年3月20日40周年,特發(fā)行紀念郵票1套,全套4枚,圖案分別為:。 1元 ,南京交通部大廈,當時郵政總局設在內,兩旁以郵筒作框。
郵票介紹:
1936年中華郵政為1896年開辦國家郵政四十周年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全套共4枚。
發(fā)行日期:1936.10.10(民國25年) | |
齒孔度數:14 | 印刷版別:雕刻版 |
圖幅:31x32 | 全張枚數:100(10x10) |
印刷:北京財政部印刷局 |
我國郵政自民前16年3月20日起正式開辦,到民國25年3月20日40周年,特發(fā)行紀念郵票1套,全套4枚,圖案分別為:
2分 ,塞外駝隊行于雪地,飛機1架翱翔上空,中心圓框外,左旁繪輪船,右邊繪火車及帆船,用示今昔郵運工具之比較。
5分 ,上海外灘風景,兼有飛機、輪船、帆船及汽車等海陸空各種郵運工具。
2角5分 ,上海北四川路橋堍上海郵政管理局外景,郵政總局自北平南遷后,曾以該廈4樓為局址。
1元 ,南京交通部大廈,當時郵政總局設在內,兩旁以郵筒作框。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國民黨戰(zhàn)場節(jié)節(jié)敗退,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國民黨政府內遷到重慶。1947年,中華郵政發(fā)行紀念郵政一套。民國35年4月30日國民政府正式頒布還都命令,5月4日蔣中正飛抵南京,政府各首長亦先后抵達,5月5日起國府正式在南京恢復辦公。
葬事籌備處在幾百份陵墓設計方案中,選中了青年建筑設計師呂彥直的方案。整個建筑群占地130平方公里,氣勢宏偉,莊嚴肅穆。畫面主圖為中山陵墓紀念堂正面圖,上端飄帶中列“孫總理國葬紀念郵票”幾字,一般稱為“國葬紀念”票。
除由南京、上海、北平、廣州、漢口各郵局發(fā)售少量外,余均照票面值售與該團,由該團加價轉售于集郵人士,所得盈余,即作為補助該團之經費。
1928年,奉系軍閥張作霖任陸海軍大元帥,就職時發(fā)行紀念郵票。至民國17年6月國民革命軍北伐直趨北京,張氏于撤退途中,在皇姑屯車站中日本人預埋地雷身亡,此票即停售。
1930年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譚延闿病亡。1933年,中華郵政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主圖為譚延闿像。票面中央印譚院長遺像,上端左右2角分印數值,像下橫列篆書「譚院長紀念郵票」7字,別無其他花紋文字,圖案簡潔。
1941年,中華郵政在香港“中華版”、“大東版”、“港烈版”等普通郵票上加蓋“中華民國創(chuàng)立三十周年紀念”字樣發(fā)行?! ‘敃r郵政總局雖已西遷,惟陷區(qū)郵政奉令維持,仍接受政府指揮。
民紀6 國民政府統(tǒng)一紀念郵票
國民政府繼承國父遺志,為肅清反革命勢力,完成國民革命,民國15年7月9日于廣州誓師北伐,蔣公中正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率軍北上,民國17年全國統(tǒng)一。紀念郵票以蔣總司令肖像、嘉禾及青天白日國徽為圖案。
民紀28 國營招商局七十五周年紀念郵票
1872年,洋務派官僚李鴻章創(chuàng)辦招商局,為官督商辦性質的輪船公司,也經營民用船運。由于外商輪船公司的排擠和內部的腐敗糜爛,發(fā)展得非常艱難緩慢。1948年,中華郵政為紀念招商局創(chuàng)辦七十五周年,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共4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