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41年,中華郵政在香港“中華版”、“大東版”、“港烈版”等普通郵票上加蓋“中華民國創(chuàng)立三十周年紀念”字樣發(fā)行?! ‘敃r郵政總局雖已西遷,惟陷區(qū)郵政奉令維持,仍接受政府指揮。
1941年,中華郵政在香港“中華版”、“大東版”、“港烈版”等普通郵票上加蓋“中華民國創(chuàng)立三十周年紀念”字樣發(fā)行。全套共10枚。
發(fā)行日期:1941.10.10(民國30年) |
加蓋全張枚數(shù):50(10x5);200(20x10) |
加蓋:郵政總局上海供應處 |
自辛亥武昌起義至1941年10月10日,為中華民國創(chuàng)立30周年紀念,時值抗日戰(zhàn)爭緊張期間,未曾印制新票,于是將庫存香港版國父像及先烈像常用票加蓋雙行「中華民國創(chuàng)立30周年紀念」及由右至左單行橫印「30年10月10日」等字樣,以申慶祝。由郵政總局上海供應處交商用5號及6號宋字制版加印紅或藍色。
當時郵政總局雖已西遷,惟陷區(qū)郵政奉令維持,仍接受政府指揮。此項紀念票在滬加印就緒后,即趕發(fā)京滬各區(qū),首先于10月10日發(fā)行,其他路途較遠各區(qū),多于收到之日起發(fā)售。
1978年3月20日,清代政府批準海關擴大辦理郵務。因此,中華郵政以3月20日定為郵政紀念日。1948年為紀念我國開辦現(xiàn)代郵政及首套郵票發(fā)行七十周年,在南京、上海舉辦郵票展覽會。有齒票和無齒票各兩枚,刷色略有不同。
1923年,曹錕賄選獲任總統(tǒng),同時公布中華民國憲法,中華郵政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 ∶駠?2年10月10日,北洋軍閥曹錕賄選獲任總統(tǒng),同時公布其一手造成之「憲法」,并發(fā)行紀念郵票。因該項「憲法」為北京天壇開會制訂,故以天壇祈年殿為郵票中心圖案。
1946年,中華郵政為國民黨政府召開的所謂“國民大會”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主圖為南京國民大會堂。后來決定于民國35年11月12日舉行,又延期到15日,在南京國民大會堂正式揭幕,出席代表1300余人,討論憲法案,于12月25日全部修正通過。
1943年,美國、英國和國民黨政府簽訂了“平等新約”,“廢除”了在中國的某些已為日本奪去而不存在了的特權。1945年,中華郵政為此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主圖為中國地圖、蔣介石像及中、美、英國旗。紐約美國鈔票公司以雕刻凹版印制,另以膠版套印國旗紅藍2色。
1936年,為宣揚國民黨政府鼓吹的,以“禮、義、廉、恥”為口號的所謂新生活運動,中華郵政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 ?元 中繪燈塔1座,塔光外射,塔身刊「禮、義、廉、恥」4字,塔下繪新生活運動標志。
除由南京、上海、北平、廣州、漢口各郵局發(fā)售少量外,余均照票面值售與該團,由該團加價轉售于集郵人士,所得盈余,即作為補助該團之經(jīng)費。
民紀27 郵政紀念日郵票展覽紀念郵票
1978年3月20日,清代政府批準海關擴大辦理郵務。因此,中華郵政以3月20日定為郵政紀念日。1948年為紀念我國開辦現(xiàn)代郵政及首套郵票發(fā)行七十周年,在南京、上海舉辦郵票展覽會。有齒票和無齒票各兩枚,刷色略有不同。
民紀29 國際聯(lián)郵會七十五周年紀念郵票
1949年為萬國郵聯(lián)成立七十五周年。許多會員國都發(fā)行郵票紀念。我國為萬國郵聯(lián)成員國,也事先籌備印刷。但因當時郵資飛漲,故不印面值,郵票印竣時,上海即將解放,因此將郵票全部運往廣州,由廣州南京印刷所用黑色加蓋銀圓面值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