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閩省習用銀角,庫平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及三分六厘流通極廣,其主幣七錢二分鑄額不多,留存至今絕少。該幣共同特征為銀幣正面點圈內(nèi)鐫漢文和滿文“光緒元寶”字樣,上鑄“福建官局造”五字,下鐫銀幣面值,兩旁鐫花飾。
眾所周知,光緒元寶銀元是我國第一批結(jié)合中西文化的機制貨幣,具有極高的歷史收藏價值,而福建省官局光緒元寶銀元則是福建省官方鑄造的銀元,也是中國錢幣本位貨幣制度的最精美的代表,具有鮮明的歷史特色,加之它的鑄額不多而流通日久,因此也是很多錢幣收藏者夢寐以求的藏品。
(福建省官局光緒元寶庫平七分二厘圖)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閩省接辦后改為“福建銀元局”所鑄得的銀元,其幣上端均書“福建官局造”,與他省截然不同。閩省習用銀角,庫平一錢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及三分六厘流通極廣,其主幣七錢二分鑄額不多,留存至今絕少。該幣共同特征為銀幣正面點圈內(nèi)鐫漢文和滿文“光緒元寶”字樣,上鑄“福建官局造”五字,下鐫銀幣面值,兩旁鐫花飾。背面蟠龍居中,這就是福建省官局光緒元寶銀元的基本特征,但由于其版式和品相的原因,其市值也有所變化,比如就其普品而言,福建省官局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元的市值就比它面值低的版式要高些,特殊版式則另議價,以下為福建省官局光緒元寶銀元在愛藏APP上的歷史拍賣價格:
光緒元寶福建官局造兩角銀幣,全字口全龍鱗,公博評級-----成交價(人民幣):372-----成交日期2020.11.14----交易平臺:愛藏APP
光緒元寶福建官局造二角,公博評級45分原光美品,福建龍的龍鱗普遍偏差-----成交價(人民幣):350-----成交日期2020.12.02----交易平臺:愛藏APP
福建官局龍洋壹角銀幣,面背十字星,清晰字口,龍身狀態(tài)好,原汁原味美品。愛藏評級-----成交價(人民幣):460-----成交日期2020.12.18----交易平臺:愛藏APP
從品相上看,光緒元寶福建管局造就有很高的藝術(shù)鑒賞價值,而從其市場價值上看,福建官局光緒元寶銀元的投資者眾多,全國各地區(qū)域都有買入,因此就會導致福建官局光緒元寶銀元在各大拍賣行中流通量減少,致使價格飛速走高,預計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nèi),它的市場價值還是有很大的空間。
晚清歷史時期的光緒元寶,和以前的方孔銅錢對比,此系列銀幣更加美觀大氣,工藝精湛,并且其存世量和版式都非常多,為很多人選擇收藏提供了樂趣,所以它也受到了許多商家和收藏人士的認可,如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不僅存世稀缺
神龍一向都是我國最高吉祥物的象征,所以我國攜帶神龍的貨幣也備受收藏人士的喜愛,比如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銀幣,為晚清時期發(fā)行的一種法定流通貨幣,此幣一面帶有蟠龍圖騰,一面則為晚清光緒年號和鑄造省份,所以它也記載了晚清的一段歷史發(fā)展
相信熟悉銀元收藏的人都知道,光緒元寶銀元在銀元收藏界中的地位,它不僅為晚清社會經(jīng)濟改革的產(chǎn)物,而且還具有繁多版式,不同的版式之間都不同程度的收藏價值,比如福建官局光緒元寶1.44錢銀幣,為福建省官方鑄造的主流貨幣,傳世量有限,
福建光緒元寶七分二厘圖片 福建光緒元寶庫平七分二厘銀幣,此錢幣正面點圈內(nèi)鐫漢文和滿文“光緒元寶”字樣,上鑄“福建省造”五字,下鐫“庫平七分二厘”六字。
福建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分二厘圖片福建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分二厘真的是什么樣子 上圖為一枚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庫平七分二厘銀幣,此錢幣正面點圈內(nèi)鐫漢文和滿文“光緒元寶”字樣,上鑄“福建官局造”五字,下鐫“庫平七分二厘”六字。
福建光緒元寶銀元圖片福建光緒元寶銀元特征 建省造光緒元寶銀元的大致特征為錢幣正面中央分別用滿漢文鑄“光緒元寶”四字,外圍上鑄“福建官局造”或“福建省造”的字樣,下鐫錢幣面額,兩旁分鑄花飾。
福建官局造的光緒元寶壹圓銀幣值不值錢 圖片及價錢多少
光緒元寶系中國最早鑄造的機制銀幣,其種類繁多,收藏價值大,所以隨著這幾年銀元收藏熱的升溫,它也成為了收藏界中的熱門,而福建官局造的光緒元寶壹圓銀幣,則為它的地方性版本之一,因其存世額度極其稀少而備受收藏家的密切關(guān)注。
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厘銀幣真實什么樣 圖片及市場交易價格表
古錢幣為我國歷史時期鑄造的主要流通貨幣,它雖然已經(jīng)失去了作為貨物交易媒介的功能,但也依舊是該歷史年代社會變遷的一種載體,有著不可估量的收藏價值,如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庫平一錢四分四厘銀幣,因奇特的歷史文化收藏價值而得到不少人的關(guān)注。
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庫平七分二厘真實什么樣 圖片及價值多少錢
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庫平七分二厘銀幣為晚清光緒年間福建省政府發(fā)行的一種小面值流通貨幣,此錢也因當?shù)厥褂缅X的習俗而有一定的傳世量,加上該系列的錢幣無論在圖案設(shè)計上還是錢幣雕刻藝術(shù)上都非常精湛,所以它也讓一批收藏人士停下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