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他們的軍事政治力量,在中原取得一部分或全部的統(tǒng)治權后,對這一個時期的幣制產生不小的影響。遼是我國北方游牧民族契丹興建的國家。后遼統(tǒng)治者決定鑄年號錢,其重要的原因,不是為了流通,而是一種權力的象征,完全出于與外部抗爭的策略。
自唐末起,西北各民族崛起,對中原施以巨大的軍事壓力,這些民族就是契丹、西夏、女真和蒙古族等。由于他們的軍事政治力量,在中原取得一部分或全部的統(tǒng)治權后,對這一個時期的幣制產生不小的影響。遼是我國北方游牧民族契丹興建的國家。公元916年契丹首領阿保機稱帝,建立國家,國號契丹,后改為遼。
建國后受中原文化的影響,漸漸進入貨幣經濟發(fā)展階段,遼地域主要的流通貨幣是宋錢和前朝遺存的舊錢。后遼統(tǒng)治者決定鑄年號錢,其重要的原因,不是為了流通,而是一種權力的象征,完全出于與外部抗爭的策略。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決定了在遼錢的設計制作上,具有鮮明的個性,這便是錢幣學家所說的遼錢獨具的神韻。
遼所鑄年號錢中,最早的是太祖時的天贊通寶,太宗時鑄有天顯通寶,穆宗時鑄有應歷通寶,以后還有保寧、統(tǒng)和通寶,這些錢流傳極少,比較多見的是興宗的重熙通寶,道宗的清寧通寶、咸雍通寶、大康通寶和元寶等。遼錢幣錢文幾乎用的都是漢文,錢文上常有兩種字體,其文字和書法有它自己的個性,它反映了質樸、豪放的豐采,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情操,遼統(tǒng)治者選定該種書體作為錢文,是有意之作。遼錢制作不精,錢背常常劃范。
古錢幣應歷通寶介紹 應歷通寶中國古代錢幣之一。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應歷通寶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考古價值,學術價值。
應歷通寶是遼朝穆宗皇帝應歷年間鑄造的錢幣,錢文粗糙,現(xiàn)存世僅有數(shù)枚?!皯獨v通寶”四字楷、隸相雜,文字樸茂,單點通,其中“歷”字省略廠部的左筆,借用內穿右廓,與“天祿通寶”的書法特征如出一轍,明顯見遼錢風韻。
“應歷通寶”是遼代第四位皇帝穆宗耶律璟的年號錢,歷經19年,也是穆宗唯一的一個年號錢,被舊譜譽為遼代上八珍之一 。
“應歷通寶”四字楷、隸相雜,文字樸茂,單點通,其中“歷”字省略廠部的左筆,借用內穿右廓,與“天祿通寶”的書法特征如出一轍,顯著見遼錢風姿?! 〈隋X多出自遼東地域,今所見五枚“應歷通寶”錢拓本,面文巨細各異,說明并非出自統(tǒng)一板式。
1988年內蒙古哲理木盟出土一批遼代窖藏古錢,其中有“應歷通寶”一枚。此錢出土稀少,迄今存世總數(shù)僅數(shù)枚,屬大珍之品。即位前封壽安王。 由此,帝位再次回歸遼太宗一脈。耶律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昏君和暴君,在位的18年是遼朝政治的黑暗時期。
遼代直徑在100毫米左右的系列年號大錢,筆者僅集得七種,其中也包括一枚“應歷通寶”。這枚“應歷通寶”青銅材質,暗黑色包漿中微顯土黃色容顏,亦殘留有鎏金痕跡。四字錢文此呼彼應,俯仰生趣。華夏文明是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和擁有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