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華光譜《中國古錢大集》中,載一品,評一級,稱僅見。邏輯上,此僅見可判為真,彼僅見亦可斷為真,當然彼僅見需要錢體銹色包漿錢文等均體現(xiàn)為真,反之亦然。
在大明通寶錢系中,背招錢極其稀罕。在華光譜《中國古錢大集》中,載一品,評一級,稱僅見。其拓圖直徑約為22毫米,可見拓圖錢品相不好,背“招”字跡模糊勉強可見,背平漫。由此可見,此品錢體較薄。如此一來,問題便隨之而提出。首先,看本品描述,傳世之品,包漿自然,銅質熟舊。正面錢文和背文皆清晰易識,大明通寶四字,也具明錢風格,尤似天啟錢錢文書意。因此,應該無大的疑問存在,此品難以不開其門。但是,此品除錢文和拓圖之品大體接近,小有差別外,乃在形制略大,本品直徑25毫米,直徑明顯大于拓圖之品。背緣略闊于拓圖品。
其次,近年還見大明通寶背招錢出現(xiàn),但是,就網(wǎng)上能見到的二三品,有的錢文有所異,銅質亦無明顯熟舊之感。由此看出,要么大明通寶背招錢,版式形制非獨,要么必有其偽。因此,我以為,所能用于比較的,乃本品更具有討論資格一些。前述,拓圖品品相較差,背平漫字跡不清,同時,又為僅見。這也就是說其第一次上譜時,著譜者只見到這一枚,后譜續(xù)之。因此,根據(jù)當時此錢的“爛”相,是可以存疑的,理論上這種情況可有兩種判斷,即或真或偽,各占50%。從本品尺寸,到近年先后發(fā)現(xiàn)的幾品來看,其尺寸均是接近25毫米。未見有尺寸22毫米之品出。因此,對上譜之品提出疑問,則不是沒有理由的。同理,對本品亦然。
第三,如果上譜之品,非偽。那么,大明通寶背招錢,就存在多版式的可能,或者說存在大小型兩式。邏輯上,此僅見可判為真,彼僅見亦可斷為真,當然彼僅見需要錢體銹色包漿錢文等均體現(xiàn)為真,反之亦然。所以,我想到,諸譜之出現(xiàn)僅見,有些并非就可斷然信其為真,尤其那種錢體含含糊糊的更是如此。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人都不是神仙,僅見初判者難免存在打眼的可能性。這是其一,其二,歷史上諸朝鑄幣無論小平還是大型之錢,一式大小兩型皆鑄的情況實不少見,故而,大明背招錢在小型為真的前提下,再出現(xiàn)尺寸更大一些的所謂大型錢,則不僅是存在可能性,而且亦是正常的現(xiàn)象。
大明通寶是中國明代古錢幣之一,為南明監(jiān)國魯王朱以海監(jiān)國時鑄。當年12月鑄行了大明通寶。大明通寶鑄量少,古幣市場上難覓,市場價位相對高,光背及“戶”、“工”字普品約為300元至500元,背“帥”字的價位要高出近一倍左右。
大明通寶這一枚古錢幣在古玩市場上是比較難找到的,所有它現(xiàn)在的市場價值還是相當不錯的。其實早在2007年5月,古玩文化藝術品交易就曾以72.8萬元的高價成交一枚大明通寶真書折二的極美品,創(chuàng)下大明通寶的高成交紀錄。
米喇印與丁國棟于三月設計誘殺甘肅巡撫張文衡等,占據(jù)甘州,擁立明延長王朱識錛,以“反清復明”相號召,正式起義。五月下旬,清軍渡河至弘化寺馬家坪俘獲朱識錛及其母、妻,將朱識錛殺死在蘭州。
錢幣界對那些一目了然的真錢,學稱之為“開門見山”。有的被鑒定對象雖然不是“開門見山”之物,但是在歷次鑒定中無人能找到定其為偽品的依據(jù),或者被鑒定對象與目前掌握的歷史情況有嚴重矛盾,暫時真?zhèn)坞y定,則提出疑點,有待進一步研究與考證。
大體來說,著錢幣的鑄造水平并不精良,小平錢的背面有“戶”、“工”以及“帥”等字樣。大明通寶錢分小平光背、背戶、背工、背帥與背招五種。
大明通寶這類南明錢,并不入收藏主流,盡管南明仍然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局部階段,非安南的性質可比。對許多人來說,南明錢比較生僻,尤其像背招這樣的稀罕泉,更是如此。次年六月清軍攻占紹興,魯王逃海上。因此,大明通寶錢鑄造時間應不超過六年六年。
大明通寶價格 大明通寶圖片及價格
大明通寶是中國明代古錢幣之一,為南明監(jiān)國魯王朱以海監(jiān)國時鑄。當年12月鑄行了大明通寶。大明通寶鑄量少,古幣市場上難覓,市場價位相對高,光背及“戶”、“工”字普品約為300元至500元,背“帥”字的價位要高出近一倍左右。
大明通寶圖片及鑄造時間 大明通寶現(xiàn)在價格多少
大明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南明魯王朱以海被奉為監(jiān)國于浙江紹興時所鑄。當年12月鑄行了大明通寶。大明通寶鑄量少,古幣市場上難覓,市場價位相對高,光背及“戶”、“工”字普品約為300元至500元,背“帥”字的價位要高出近一倍左右。
大明通寶圖案設計寓意 大明通寶有什么特征
大明通寶光背錢出自山西,其鑄造風格與順治大同府錢局早期鑄錢一致,字口深峻,錢體有明顯刷痕,重量在5-6克。2010年山西大同出土一批大明通寶光背錢,同出的有順治通寶背同,此批錢錢體銹色極美,以綠銹為主伴有少許朱砂紅銹,刷痕明顯,大多未見流通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