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39年,中華郵政為慶祝美國建國一百五十周年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主圖為中國地圖及中美兩國國旗?! ∶览麍院媳妵?776年7月4日宣布獨立,1789年施行憲法。地圖及邊框系雕版凹印,國旗紅藍兩色用膠版套印,每枚郵票下邊均刊有「美國鈔票公司」六小字。
郵票介紹:
1939年,中華郵政為慶祝美國建國一百五十周年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全套共4枚。主圖為中國地圖及中美兩國國旗。
發(fā)行日期:1939.7.4(民國28年) | |
齒孔度數(shù):14 | 印刷版別:雕刻版 |
圖幅:51x36 | 全張枚數(shù):100(10x10) |
印刷:紐約美國鈔票公司 |
美利堅合眾國于1776年7月4日宣布獨立,1789年施行憲法。為慶賀其開國150年,為其發(fā)行紀念郵票。全套4枚,均以我國地圖及中美兩國國旗為圖案,上端橫書「美國開國150年紀念」十字,下端橫列「中華民國郵政」六字,圖幅特大。地圖及邊框系雕版凹印,國旗紅藍兩色用膠版套印,每枚郵票下邊均刊有「美國鈔票公司」六小字。
此票原定民國28年4月15日開始發(fā)售,等票印制完成送至香港驗收時,發(fā)現(xiàn)票上地圖下端少海南島,乃因制版時疏漏所致,經(jīng)全部銷燬,重新印制,因此推遲到同年7月4日(美國國慶日)發(fā)行。
1978年3月20日,清代政府批準海關(guān)擴大辦理郵務。因此,中華郵政以3月20日定為郵政紀念日。1948年為紀念我國開辦現(xiàn)代郵政及首套郵票發(fā)行七十周年,在南京、上海舉辦郵票展覽會。有齒票和無齒票各兩枚,刷色略有不同。
1947年,中華郵政為國民黨政府制定的“新憲法”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主圖為國民大會堂?! ∶駠?5年11月15日在南京召開國民大會,12月25日通過中華民國憲法。
1943年,美國、英國和國民黨政府簽訂了“平等新約”,“廢除”了在中國的某些已為日本奪去而不存在了的特權(quán)。1945年,中華郵政為此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主圖為中國地圖、蔣介石像及中、美、英國旗。紐約美國鈔票公司以雕刻凹版印制,另以膠版套印國旗紅藍2色。
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中華郵政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主圖為國民黨旗幟和蔣介石像。8月15日,日本天皇頒布無條件投降敕令?! ?0元,出現(xiàn)兩種變體票:橫雙連中縫漏齒、直雙連橫縫漏齒。
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于民國32年8月1日在重慶逝世,舉國哀悼。紀念票印以林故主席遺像為中心圖案,另加國徽及彩色邊框。于林故主席逝世2周年紀念日發(fā)行。
1930年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譚延闿病亡。1933年,中華郵政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主圖為譚延闿像。票面中央印譚院長遺像,上端左右2角分印數(shù)值,像下橫列篆書「譚院長紀念郵票」7字,別無其他花紋文字,圖案簡潔。
民紀27 郵政紀念日郵票展覽紀念郵票
1978年3月20日,清代政府批準海關(guān)擴大辦理郵務。因此,中華郵政以3月20日定為郵政紀念日。1948年為紀念我國開辦現(xiàn)代郵政及首套郵票發(fā)行七十周年,在南京、上海舉辦郵票展覽會。有齒票和無齒票各兩枚,刷色略有不同。
民紀4 憲法紀念郵票
1923年,曹錕賄選獲任總統(tǒng),同時公布中華民國憲法,中華郵政發(fā)行紀念郵票一套?! ∶駠?2年10月10日,北洋軍閥曹錕賄選獲任總統(tǒng),同時公布其一手造成之「憲法」,并發(fā)行紀念郵票。因該項「憲法」為北京天壇開會制訂,故以天壇祈年殿為郵票中心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