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中通寶——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前稱吳王時始鑄于應天府(今南京)。朱元璋鑄“大中通寶”分前后兩個階段?!熬弊之斒X較各行省當十錢微大。大中通寶背鄂,為背紀局錢,乃時鄂局所鑄。其中,折五以下為穿上“鄂”字,未如折十一樣鑄紀值字。
大中通寶——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前稱吳王時(公元1361—1367年)始鑄于應天府(今南京)。朱元璋鑄“大中通寶”分前后兩個階段。一是,稱帝前鑄大中通寶,龍鳳十年,即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平陳友瓊后,朱元璋在江西置貨泉局,續(xù)鑄大中通寶。頒行五等錢式,增鑄“當十”一種,背穿上“十”字。二是。稱帝后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再鑄。第二次再鑄,即背面鑄有各省的局名,計有北平、豫、濟、京、浙、福、鄂、廣、桂等,每局有五等大中,當十錢除記地外,注明“十”字,表“當十”之意?!熬弊之斒X較各行省當十錢微大。 此錢鑄造較為精美,并有一定的存世量,當屬熱門品種,有不錯的市場價值和升值空間。
大中通寶背鄂,為背紀局錢,乃時鄂局所鑄。諸譜有載,有折三、折五和折十等形制。其中,折五以下為穿上“鄂”字,未如折十一樣鑄紀值字。查閱普及本《中國古錢大集》,可見其載入折五型大中通寶背鄂(見后附譜拓),并定級二級,甚高,依其所定,可見其屬于大中錢之稀罕品種,較為珍貴少見。
明大中通寶小平背鄂, 美品,尺寸(25.08~25.31)*(0.96~1.51)mm 孫仲匯老師出品, 大中小平系列頂級名譽品,華夏尚無上拍記錄,美品,估價:60000元以上,起拍價:20000元,拍賣成交價格RMB 44280元,拍賣成交時間2017-03-08,拍賣專場為2017年3月8日錢幣收藏專場。
愛藏網(wǎng)正在0元起出售各種古錢幣通寶,有興趣的泉友下載愛藏APP注冊即可了解更多【買賣古錢幣及鑒定真假估價】
大中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元末起義軍領(lǐng)袖朱元璋稱吳王時所鑄。元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在應天府設寶源局鑄“大中通寶”錢,以四文為一錢、四十文為一兩、四百文為一貫。大中通寶背字記京城及各行省簡稱?!熬弊之斒X較各行省當十錢微大。
大中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元末起義軍領(lǐng)袖朱元璋稱吳王時所鑄。背字記京城及各行省簡稱。當十錢除記地外,注明“十”字,表“當十”之意。“京”字當十錢較各行省當十錢微大。幣有穿部,內(nèi)外部均勻,正面書有“大中通寶”四字,布局疏朗,“通”字為單通。
大中通寶這一枚錢幣相對來說市場收藏價值是相當不錯的,隨著大中通寶這一枚古錢幣的數(shù)量越來越少,它的市場價值是不斷上漲的。大中通寶背字記京城及各行省簡稱。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前曾做過一段時間的吳王,而他為了方便當時百姓的經(jīng)濟交流,因為對外發(fā)布了這枚大中通寶。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前后,根據(jù)經(jīng)濟、軍事和政治需要,先后鑄造發(fā)行了“大中通寶”和“洪武通寶”兩種錢幣。
元末社會動亂,紙幣支持的經(jīng)濟體系嚴重破壞,元境內(nèi)各地先后恢復了銅錢的流通。幣有穿部,內(nèi)外部均勻,正面書有“大中通寶”四字,布局疏朗,“通”字為單通。
直到至元二十四年始大規(guī)模發(fā)行。幣有穿部,內(nèi)外部均勻,正面書有“大中通寶”四字,布局疏朗,“通”字為單通?! 按笾型▽殹北呈X價格很平,約人民幣250萬元一枚,而部分紀地錢為了昭示朱元璋的豐功偉績,只象征性發(fā)行,傳世極少。
大中通寶版別介紹 大中通寶版別及價格
當時的主要用途,是為了抵抗元朝統(tǒng)治,破壞其秩序的主要手段之一。大中通寶小平背紀值版,市場上可以見到的是背桂一等,市場價格在1500元左右。其中有背福、背豫、背京等,每一個都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
大中通寶背十有幾種 大中通寶背十分類及價格表
且鑄造時間短,流通范圍小,發(fā)行數(shù)量有限,出土或傳世至今的大中通寶更是十分稀少,因此顯得尤其珍貴。根據(jù)目前的市場行情來看,大中通寶背十還會有一定的升值潛力,后面大中通寶背十會越來越少,升值的空間是可觀的。
大中通寶價格及版別介紹 大中通寶行情分析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前曾做過一段時間的吳王,而他為了方便當時百姓的經(jīng)濟交流,因為對外發(fā)布了這枚大中通寶。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前后,根據(jù)經(jīng)濟、軍事和政治需要,先后鑄造發(fā)行了“大中通寶”和“洪武通寶”兩種錢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