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2005年版第5套人民幣的發(fā)行,第四套人民幣遲早將退出歷史舞臺,2000年牡丹1元硬幣作為唯一沒有大量發(fā)行并投入市場流通的硬幣,必將成為整個第四套人民幣的價值風向,而引起藏友的廣泛關注。
大家都知道,現(xiàn)在我們使用的人民幣,主要以第五套為主,可能不久之后,第四套人民幣就會徹底進入歷史。不過,既然是要退市的貨幣,大家最關心的,肯定就是它們的收藏價值了。我國硬幣中的“五朵金花”和82、84、86年長城套幣,這些硬幣雖然發(fā)行時間不長卻個個身價不凡,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當時發(fā)行量小,未正式流通。隨著2005年版第5套人民幣的發(fā)行,第四套人民幣遲早將退出歷史舞臺,2000年牡丹1元硬幣作為唯一沒有大量發(fā)行并投入市場流通的硬幣,必將成為整個第四套人民幣的價值風向,而引起藏友的廣泛關注。但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1993年硬幣一元,那么,1993年硬幣一元價格是多少呢?
1993年硬幣一元正面圖案為國徽、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牡丹花、面額,材質為鋼芯鍍鎳,直徑25毫米。
【網上售價】15元
【藏品名稱】1993年牡丹壹元(流通品)
【發(fā)行單位】中國人民銀行
【發(fā)行日期】1993年
【藏品材質】鋼芯鍍鎳
【藏品直徑】25毫米
【單枚重量】6.05克
【藏品厚度】1.85毫米
【藏品邊形】平邊
【藏品形狀】圓形
【正面圖案】國徽、國名、年號
【背面圖案】牡丹花、面額
1993年硬幣一元價格相信藏友們都有所了解了,關于這版的一元硬幣,其實存世量最多的是1996年,其他年份的一元都比較少,最近有很多人都在收集這版的硬幣,希望能攢出一整套,這樣的收藏價值可能就比較高。其實關于這版一元硬幣,大家都不陌生,它的材質主要以不銹鋼為主,正面是一元數(shù)字和國花牡丹,背面就是標準的國徽和“中華人們共和國”字樣,還有生產年份。最早是1991年,最后一年是2000年,因為發(fā)行量不同,這版硬幣的收藏價值也不同。
我國從1955年開始發(fā)行1分、2分、5分流通硬分幣,1分硬幣直徑1.8厘米,邊厚1.25毫米,材質為鋁鎂合金。同樣是1分硬幣,不同的發(fā)行年份,其收藏價值相差甚遠。如,1955年至1959年的分子幣比較稀缺,尤其是1957年、1961年的1分硬幣,帶光的高品相的,一枚喊價2000元左右。
正面圖案為國名和國徽,背面圖案為麥穗、面值和發(fā)行年份。據(jù)悉,該枚硬幣的回收價格為0.3元每個,個人的回收價格略高。同時,要學會鑒定硬幣,通過錢幣的邊齒,包漿和鑄幣壓力等方面的細節(jié),來對一個硬幣做出正確鑒定,避免上當受騙。
正面為“中國人民銀行”字樣、面額和漢語拼音字母“WUJIAO”及年號。背面為荷花圖案及中國人民銀行的漢語拼音字母“ZHONGGUO RENMIN YINHANG”,荷花五角硬幣也是因此得名。幣外緣為間斷絲齒,共有六個絲齒段,每個絲齒段有八個齒距相等的絲齒。
最大的發(fā)行量發(fā)行了三千萬枚,可以說數(shù)量并不多。該款紀念幣的紀念意義非凡,應該會有光明的未來。
菊花一元是從1999年開始發(fā)行的,是我們目前最常見的一元流通硬幣,屬于第五套人民幣。正面圖案突出面值,面值上方為“中國人民銀行”行名,下方為發(fā)行年份。背面圖案為菊花及行名的漢語拼音字母,硬幣質量標稱:6.05克。目前這枚2003年一元硬幣價格為5元左右一枚。
由于幣制混亂,臨時政府財政部長陳錦濤,于民國元年3月11日呈文大總統(tǒng)孫中山,鼓鑄1000萬元紀念銀幣以為整頓。由于其幣面上有一個當時的總統(tǒng)孫中山的頭像,現(xiàn)在的收藏者為了與袁世凱政府時期的袁大頭相對比,就將其稱之為孫小頭。